1980年始建,首任科室负责人王凤岐,正式命名为同位素室。1982年将新筹建的临床免疫室与同位素室放射免疫室合并成为放射免疫科,由呼和及沈林任科主任。1985年沈林同志任检验科主任,将临床免疫室待会检验科,放免室并归同位素即核医学科,同时撤销放射免疫科。2002年,秦毅强同志任核医学科主任,并将免疫室部分设备、人员带归核医学科。2006年11月王雪梅同志和秦毅强同志任核医学科主任,组建了包括PET-CT、SPECT、放免及体外分析系试验室及放射性核素治疗等的综合性临床科室。
科室有四个试验室,其业务范围有内分泌激素类、多种肿瘤标志物类、性激素类、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测、体液免疫、自身抗体、补体、细胞免疫、脏器移植配型、多种细胞因子及科研、课题支持项目等近百项试验项目。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3名。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技师2名,主管护师1名,住院医师8名,技师4名,护士1名。工程师2名。博士2名,硕士5名,学士8名。
业务范围
1、PET—CT可用于多数肿瘤的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脑功能研究;同时,PET—CT也是正常人群健康体检的最佳手段,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SPECT-可用于全身各系统功能显像,包括脑功能显像;甲状腺功能显像;肺通气灌注显像;心脏显像;肝胆显像;肾功能显像;骨显像等等。
3、放射性核素32P对瘢痕及血管瘤等皮肤病进行敷贴或注射治疗。89Sr对骨转移瘤、恶性骨肿瘤的疼痛治疗。131I对甲亢、甲状腺癌、脊髓空洞症等疾病的治疗。
4、检验核医学科有四个试验室,其业务范围有内分泌激素类、多种肿瘤标志物类、性激素类、肾功能和肝功能检测、体液免疫、自身抗体、补体、细胞免疫、脏器移植配型、多种细胞因子及科研、课题支持项目等近百项试验项目。